iCVETide™平台的工作流程始于靶点发现与结构解析阶段,通过PDB数据库或AlphaFold2获取高置信度的靶点三维结构,并分析关键结合位点特征。随后,AI多肽生成模块TideA20+基于靶点结构和设计需求,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生成100-1000个候选多肽序列及其构象。这些候选分子进入双模式结合亲和力评估环节,通过物理打分函数(TideScore)和机器学习模型(AdTideScore)的协同作用,筛选出Top 50-100个高潜力分子。 接下来,平台对优选分子进行诱导契合对接优化,采用柔性对接算法调整多肽构象,评估结合模式变化,并筛选出20-30个优选复合物。这些优化后的结构送入分子动力学模拟与自由能计算阶段,通过100ns-1μs的动力学模拟验证结合稳定性,并利用MM/GBSA和TI/FEP方法精确计算结合自由能,最终确定10-20个最具潜力的候选分子。 在实验验证阶段,平台通过高通量固相合成快速制备高纯度多肽,并开展SPR/BLI/ITC/MST亲和力测试和细胞活性实验,必要时进行动物模型评估,最终获得1-3个经过验证的先导化合物。根据实验反馈数据,平台可自动启动迭代优化循环,持续提升设计效率与成功率。